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 刘 锋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全方位地优化我们的行业生态,从人才建设,从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的专业性,从法律制度、监管等等层面,创造一个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有品质的财富管理服务的生态。”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刘锋在家族财富传承闭门会上讲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的财富创造的国家,GDP经济水平已经进入较高层次,居民的收入增长非常快,从需求端来讲对财富管理的需求很大。近年来市场上出现较多如P2P等网络金融产品端乱象,专业人士意识到理财师并没有真正地给老百姓提供专业的服务,这是我们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回顾整个需求端的发展,需求需要相应的产品、相应的专业人士,相应的法律制度来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和相应的专业服务。实际上我们财富管理需要很多供给端的变革,首先到底什么是财富管理,跟理财有什么区别?跟资产管理有什么区别?由于每个行业细分较为割裂,许多专业人士不甚了解。
从成长空间来讲,跟美国相比,我国人均GDP不到一万美金,美国已经接近七万美金。美国GDP接近20万亿美元,我们已超过14万亿美元,四五年后会超过美国,但人均财富水平、收入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我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规模已达150万亿元,对金融产品、各种服务机构来服务和投资管理水平提出较高要求,但目前近50%的资金仍在银行体系,投资到资本市场(股票)的资金不足1万亿元,公募基金14万亿元,80%都是单一的产品,投资于货币基金,仍未脱离银行体系里面转,投资结构不合理,也不符合投资者需求。
参考美国经验,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和投资方式将面临巨大转变。美国50年代开始服务型的消费在往上走,发展速度很快,非耐用品消费是越来越低,美国经济靠服务性的消费支持比重非常大,我国现阶段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为30%,美国、日本制造业比例都低于10%,服务业对GDP的贡献非常大,我国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财富管理在服务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近年来我国居民跨期性消费增多,资产向投资领域转移。我国居民消费从零售向教育、医疗、保险等跨期消费转移,需要有长期的金融资产支撑消费,而我国的财产形态非常缺乏的,尤其是长期资产,供给端缺乏产品。
从人群来讲,高净值客户以企业家为主体,高级人才的财富崛起将丰富客户群体结构。金融市场和房地产投资的财富贡献度波动性大,实业投资重要性提升。随着社会分工更加精细,高级专业人才收入攀升,以工资福利为主要财富来源的高级人才在高净值客户中占比将提升。高净值人士的年龄结构慢慢低龄化,新技术的催生了大量年轻富豪,对长期资产的需求增加。
当前财富的高度集中对长期资产的需求非常广泛,家族财富管理的服务的核心不是推信托产品,短期的产品,从财富管理的角度来讲,跟资产管理有什么区别?财富管理是理人而不是理财,首先要理清家庭对财富的需求,财富管理客户的主要需求由财富增值向财富保全转移。国外大量财富管理师从保险切入,而不是银行开始,就是为客户提供保障,资产保全之后,核心就是安全性和交易性的问题。
财富管理供给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持续扩张的市场需求,变革迫在眉睫。相对于140万亿的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我国财富管理规模约有20-40万亿的缺口。截至2019年6月末,银行理财规模22万亿元,公募基金13.5万亿,保险资产约17.5万亿元,证券公司及子公司私募资管12.53万亿元(不含证券公司管理的养老金、社保基金等),私募基金13.3万亿元。考虑到金融机构间存在资金池及多层嵌套,居民投资的实际缺口或远超40万亿元,财富管理供给严重的不足。真正的财富管理是财富增值、财富保全、财富传承,对大部分人来讲,高净值人群不追求财富增值更追求财富安全保障,以及传承,这依赖于专业人士的设计能力。
我国目前财富管理领域人才结构不合理,由于财富管理产品需要大量的法律构架设计,如通过信托的方式规划传承,主导财富管理的不应该是金融从业人士,而应该是律师,我国目前律师队伍缺乏财富管理人才。
二是产品,金融机构加强创新产品供给,完善服务流程设计,优化服务体系,创新财富管理收费、考核等机制。无论是长期的财产的形态,尤其是跨期产品的财富形态,有很多的空间拓展,财产形态如所有权、股权、房地产等,包括金融资产如信托的监管不明确等。
三是专业人才。目前财富管理领域服务以产品销售为主,服务模式单一,资产配置和投资建议专业性有待提升。下一步相关部门明确财富管理人才资质要求,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挽留,提升人才财富管理服务能力。
我们拥有一些后发优势,我国金融科技发展迅速,能够提升获客效率,应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深化理解客户投资需求,实现产品精准推荐,智能风控提升财富管理服务的安全性,智能追投、智能客服等技术优化服务体验,针对性推送提升客户粘性,借助金融科技我们可以通过效率、产品开发、智能风控、客户维护、法律保障等提供更好的支撑。
▌声明:钱塘江金研院办公室整理
关于版权:钱塘江金研院尊重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