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2022)钱塘江论坛成功举办

2022-12-07 来源:本站 0

11月30日,以“普惠、科创、绿色、开放——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为主题的“第四届(2022)钱塘江论坛”在浙江成功举办。


主论坛上,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雁云,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钱塘江论坛主席姜建清,浙江省政协党组成员、钱塘江论坛联席主席朱从玖,中共杭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柯吉欣发表致辞演讲,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李耀武为致辞环节作主持。

论坛形成了一个共识:探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落实“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的有力保障。

浙江省以区域金融改革为抓手推进先行先试,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进提质增效,大力推进普惠金融、科创金融、绿色金融、开放金融实践,取得积极成效,为探索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加快推进金融现代化

作为经济发达、民资充沛的大省,浙江省的金融业发展也走在全国前列。在迈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征程上,浙江力推产业、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金融改革持续深化、金融服务全面触达,近年来,浙江金融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加快推进金融现代化先行,坚定不移做好践行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先行者。”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雁云表示,将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和“凤凰行动”计划,推进区域金融改革示范,一体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数智金融先行省和新兴金融中心建设,发展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密切协同的现代金融产业,打造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推进数智化、科技化、平台化的现代金融运行系统,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通过浙江金融现代化先行为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作更大贡献。

“面对新征程新任务,浙江要在现有区域金融改革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改革集成,从而推动金融系统更聚焦、更精准、更高水平提供金融服务,打造金融高质量发展强省和区域金融现代治理先行示范省,打造全国一流新兴金融中心。”浙江省政协党组成员、钱塘江论坛联席主席朱从玖表示。

对加强改革集成,朱从玖还提出了几个重要方向:一是体系化集成、一体化推进;二是全面提升信用基础;三是坚持数字化改革引领;四是加强改革成果的复制推广;五是迭代升级改革创新任务。

立足优势打造浙江样本

在共同富裕、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方面,浙江都走在全国前列。

共同富裕离不开普惠金融,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磊认为,普惠金融的最大难点是“可持续”,以浙江农信为代表的普惠金融服务走过了70年,其可持续的关键在于在中央银行的普惠金融政策支持下,着力促进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和正向反馈,坚持“三农”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为乡村振兴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发挥不同时间段、不同行业间的资源配置功能,为全系统成功跨越周期、实现自我调节、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浙江范例。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小龙表示,未来,全系统将传承农信社合作制的初心,借鉴国际经验,积极构建有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农商银行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足额、便捷、便宜的金融服务。

对于普惠金融的难点,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钱塘江论坛联席主席黄益平也指出:“普惠金融难在两个地方:获客和风控,尤其是风控。”

他表示,浙江在普惠金融方面有非常成功的经验,可以简单地归类为依靠三种不同类型数据所做的信用风险评估:第一类是除财务数据之外的综合软信息;第二类是数字技术兴起下的大数据;第三类是现在越来越打通的公共数据。浙江依托三类数据进行普惠金融实践,走出了非常精彩的路子。

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金融也起到了引导和推动的作用。浙江省利用绿色金融工具和相关的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绿色产业,有效抑制污染性投资、服务绿色发展,实现“绿水青山”有效转化为“金山银山”。

浙江省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从打造“重要窗口”,到推进共同富裕,提出“两个先行”,立足“普惠、科创、绿色、开放”优势,进行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为全国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提供了浙江样本。